1. 首页 >> 百科知识

(鲩鱼养法)魟鱼的饲养方法

鳜鱼一般喜欢生活在水的中低层和水生植物较多的近岸区域,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。养鳜鱼没那么容易。今天边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养桂鱼的方法,仅供大家参考!

养鳜鱼方法1。选择合适鱼塘:鱼塘面积3500-4000平方米,水深2米以上,不漏水,水源充足,注

水排水方便。如果产量达到500kg/667平方米以上,每667平方米池塘也要配备0.5kw左右的增氧设备。

2.选择优质鱼种:优质夏花鱼种有鱼体丰满、体色鲜艳、鳞片完整、顶水能力强、离水后鳃盖不立即张开等现象。放养前,挑选的夏花鱼要用3%-5%的盐水浸浴消毒。

3.适口饵料的培育:养殖夏季鳜鱼,鱼苗入池前应在鱼塘中培育浮萍或浮萍。清池后,一年生鳜鱼池也要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4000-5000公斤,用竹子把水面分割成十字形框架,然后每667平方米在框架内放入16-25公斤武平或浮萍种子。每两天施有机肥25-50公斤,或用1公斤碳酸氢铵和0.5公斤过磷酸钙稀释水,每天早、中、晚各撒一次全塘,以加速浮萍繁殖。

4.适时适量放养:根据各地不同的条件和养殖水平,放养量也不同。计划产量500 kg/667m2以上,一般每667m2水面放养鳙鱼4000-5000尾,鲫鱼2000-3000尾,鲤鱼500-600尾,青鱼100尾,鲢鱼2000-3000尾,鳙鱼500尾。放养时,主鱼要早放养,既能缓解夏花鳜鱼与混种鱼争夺饵料和空的矛盾,又能进一步提高主鱼的规格,从而增强其争夺饵料的能力。

5.加强饵料投喂:夏花鲳鱼下池时,不必控制食量,应在进食后投喂。要求鲳鱼要达到10cm以上才能下到有养鱼的池塘,规格统一。夏季开花的鳜鱼下池时主要以枝角类和浮萍为食,浮萍结束前2-3天,让鱼转食切碎的嫩干草或浮萍和轮枝藻。7-8月份要适当控制投喂量,晚上不要投喂。9月下旬要加强投喂,让鱼日夜吃。

6.加强水质管理:夏花入池后20天内水质要肥一些,每天洒草浆75公斤,每两天补充淡水,每次深度10厘米;20天后,水质可以变轻。除了经常补充淡水,还要排出一些老水,水质透明度可以保持在35cm左右,促进鳜鱼的食欲。9月中下旬逐渐减少加水频率,同时每7-10天施一次化肥,667平方米鱼塘每次可施尿素1.5-2.5公斤,磷肥2.5-5公斤。

7.做好鱼病防治工作:分别于7月底和8月底全塘撒施生石灰20g/ m3,8月中旬和9月中旬全塘撒施结晶敌百虫0.5g/ m3和硫酸亚铁0.2g/ m3。8月中旬至9月中旬投喂呋喃唑酮毒饵两个疗程,餐桌要经常清洗或用漂白粉消毒。

根据养殖户的经验,提出了养鳜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。

首先,防止鳜鱼泛滥。养鳜鱼的池塘淹水容易造成鳜鱼死亡,鳜鱼越大死亡率越高。尸检后可以看到,死鱼的肠道里塞满了大量的食物,这是由于夜间进食过量造成的。鳜鱼是一种贪吃的鱼,只要环境适宜,它的食量基本上是无节制的。如果鳜鱼在傍晚前后大量摄食,半夜水中溶解氧较低时,会储存大量的食物,消耗大量的溶解氧,因此容易因缺氧而引起淹水。如果不及时抢救,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死亡。用青饲料喂养时,大鳜鱼抢食能力强,吃得多,而较小的鳜鱼很难接近食物,这就是为什么越大的鳜鱼死亡率越高的原因。所以晚上前后一定要注意适当控制喂食量。

第二,防止桂鱼厌食。鳜鱼厌食是指鳜鱼没有症状,突然少吃或不吃。鳜鱼厌食是因为水质不好,处理方法很简单,就是水深1m,10-mdash;20kg生石灰水一次,2-mdash;4天后,鳜鱼吃完就能恢复正常,效果明显。

三、鳜鱼出血病的预防出血病是由鳜鱼天疱疮病毒引起的病毒性鱼病,具有流行广、危害大、发病率高等特点,主要危害鳜鱼苗。这种鱼病在水温高于27℃时最为流行。根据病鱼的症状和病理变化,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:

1.红肌型:病鱼无明显特征或表面有轻微出血点,但肌肉明显充血,全身肌肉呈红色。同时,鳃瓣严重出血,出现白色鳃。该病一般长达7-mdash;10cm鳜鱼种经常出现。

2.红鳍红鳃盖型:病鱼鳃盖、鳍基部、头部、口部、眼窝充血明显,有时鳞下有出血,肌肉充血不明显,呈局部点状充血。这种类型经常出现在较大的鳜鱼种类中。

3.肠炎型:表现为体表和肌肉无明显充血,但肠道有明显充血,部分或全部鲜红,有时肠系膜、脂肪和鱼鳔壁有少许充血,大小鲥鱼种均可发病。这三种类型有时会同时出现。出血病主要危害鳜鱼的鱼苗,具有病程短、危害大的特点。

为防止出血,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:

1.坚持在放流鱼种前注射鳜鱼出血症疫苗,可有效预防鳜鱼出血症。

2.放养时应选择大型鱼种,单尾重150 & mdash250g合适。

3.保持池水和饲料清洁,每半个月用1mg/l (L)漂白粉(含30%有效氯)或0.5mg/l硫酸铜和氯化铜溶液对全池泼洒一次。

4.经常巡视池塘。发现病鱼应在饲料中掺入鱼药(如鱼复宁)治疗出血病,同时全池喷洒长效水消毒剂,可收到较好疗效。

提高一龄鳜鱼成活率的方法。一龄鳜鱼死亡原因分析

1.一岁的鳜鱼贪吃。捕食凶猛,食量大,生长快,容易形成"泡泡头"优点,同时也与其消化吸收能力相矛盾。所以,暴饮暴食往往会让"泡泡头"出现消化不良,导致疾病和死亡。

2.水温高,养殖环境恶化。一龄鳜鱼的摄食期在盛夏季节,水温一般在30℃以上。这个时候,水体不仅脂肪含量高,"过量饮水;溶解氧低,饲料容易变质,使养殖环境变差,导致鱼病滋生。

3.饲养管理松懈,措施不当。一是水生植物过多,优质天然饲料如乌萍、浮萍、水蚤等缺乏或使用不当,导致营养不良,体质虚弱,降低了鱼类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;二是没有注意勤换水,及时分塘。鱼种密度过高,水体老化,水质无法改善。

二、提高一龄鳜鱼成活率的关键措施

1.清理池塘。挖出多余的淤泥(留10 ~ 15厘米),用生石灰彻底清理池塘,用量为每亩75 ~ 100公斤。

2.合理备货。首先,鳜鱼的夏花是在水中枝角类繁殖高峰期放养的。一般施肥200 ~ 300公斤/亩,7 ~ 10天枝角类达到高峰;二是饲养少量鲤鱼夏花,主要起到摄食残饵、腐败底栖生物、限食的作用。一般鲳鱼夏花1000朵,鲤鱼夏花200 ~ 300朵。

3.保证优质天然饵料的供应。饵料以枝角类、芜菁、浮萍为主,精饲料要使用得当。

4.改变喂食模式以避免"泡泡头"形式。第一,适当增加饵料台的数量,要求5000个鱼种至少有一个;第二,加料要均匀,避免多加少;第三,在鱼病流行的季节,限食是适宜的。

5.保证淡水质量。一是适时冲水,每次5 ~ 10厘米,尤其是高温季节1 ~ 2天一次;二是及时捞出死鱼、吃剩的草和杂物。

6.在适当的时候拉网,把"泡泡头"筛选,在专用池塘或成鱼池中培养。

7.重视鱼病的防治。首先浸泡或注射鳜鱼出血病灭活组织血浆疫苗;二是在鱼病多发季节,每隔10 ~ 15天,全塘撒生石灰20 ~ 30公斤/亩;第三,每半个月捣碎蒜头,一次喂100种鱼,1000克蒜头3 ~ 4天,分别防治鳜鱼出血、烂鳃、肠炎。

猜猜你有兴趣:

1.鸡粪饲养四条大鱼的管理方法。

2.养鳜鱼的注意事项

3.草鱼的习性、捕捞方法及养殖技术

4.孕妇吃什么鱼好,孕期怎么吃鱼。

5.养锦鲤赚钱吗?

6.如何饲养金草鱼


版权声明: 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谢谢大家!